來源:香港商報網 2025-02-24
近日,知名藝人徐熙媛因患甲型流感在日本不幸去世的消息,引發了全國範圍的廣泛關注與熱議。許多網友對此表示深感痛惜,同時也引發了對流感及其併發癥的討論。徐熙媛的突然離世,再次將「細胞因子風暴」這一醫學話題推向了公眾視野。日前,記者從深圳市天佑醫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申維璽教授的一項研究發現,中醫證的本質是細胞因子,其發病學機理源於細胞因子基因表達調控異常導致的細胞因子網絡紊亂,複方中藥的基本作用機理,則是調節這個細胞因子網絡的功能態平衡。
細胞因子風暴,即免疫系統對疾病感染反應過度,釋放大量細胞因子,導致一系列致命併發癥,一直是現代醫學研究中的一個重大難題。近年來,隨著COVID-19等傳染性疾病的爆發,細胞因子風暴成為全球醫學界關注的焦點之一。由於細胞因子網絡極為複雜,目前的醫學水平難以掌握其變化規律和模式,無法準確識別不同疾病的細胞因子風暴特徵。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包括感染性疾病在內,人體損傷多與細胞因子的異常波動和細胞因子風暴有關。一旦掌握細胞因子變化規律並找到有效診治方法,將為人類疾病治療帶來重大突破,對未來感染性疾病防控與精準診療具有革命性意義。
中醫與現代醫學結合:一個新的醫學診斷模型
細胞因子風暴通常發生在免疫系統被過度激活時,導致大量免疫細胞釋放細胞因子,這些細胞因子的異常激活往往會導致嚴重的器官損傷和功能衰竭。細胞因子風暴被認為是導致「白肺」和多臟器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傳統的治療方法多依賴於單一的免疫抑制藥物,往往難以對癥下藥。
天佑醫學院的申維璽教授通過另一種路徑來破譯細胞因子風暴。他認為當下中醫和西醫對於疾病的認知與診療都存在局限性,並不全面和完整。西醫長於依據結構改變的原理來認識和治療疾病,但在疾病過程中對功能性變化規律的掌握與認知有所欠缺,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而中醫恰恰專注於對人類疾病功能異常變化規律的探索,並能提供有效的診治方法。因此,中西醫結合的醫學模式,融合了兩者的優勢,才是更為完善、全面的醫學科學,也是疾病治療的最佳選擇。
申維璽教授多年來致力於中醫科學化的研究,多年前他率先提出了中醫證本質的理論,認為中醫證的本質是細胞因子,其發病學機理源於細胞因子基因表達調控異常導致的細胞因子網絡紊亂,複方中藥的基本作用機理,則是調節這個細胞因子網絡的功能態平衡。這一理論得到了業界的高度認可,為了推動相關研究和實驗的深入開展,孫燕院士、鍾南山院士、陸士新院士等醫學界翹楚都曾向相關部門進行推薦。
基於這一理論基礎,近年來申維璽教授在進一步深入研究中發現,病毒性肺炎的細胞因子網絡風暴特徵是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等細胞因子的活性異常升高,在細胞因子風暴中佔優勢地位、起著主導作用,從而出現了一系列的病理變化和臨床表現。國際專業期刊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對這一研究成果進行了刊發,論文也提出了及時採用中醫藥等治療的有效性和重要性。根據細胞因子和臨床表現之間存在的本質性的因果關係,申維璽教授等建立了一個新的醫學診斷模型來識別急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細胞因子風暴特徵。通過觀察患者的臨床表現,區分臨床表現的主次等,可以及時判斷和識別出哪些細胞因子主導了疾病中的細胞因子網絡失調(風暴)。
申維璽教授表示,該成果是一項醫生通過詢問患者臨床表現就能直接指導臨床診治疾病的臨床醫學發現。這或許對今後醫學的診治疾病模式會產生巨大影響,各種傳染性疾病可以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及時判斷和識別出患者體內的細胞因子風暴特徵,從而進行精準治療。
科學化道路:中醫突破發展瓶頸的關鍵
自1958年起,我國政府全力投入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六十多年來投入了無數的人力和物力,但直至今日,中西醫仍如兩條平行線,各自秉持獨立的理論體系。全球醫學界依舊對中醫的科學本質深感困惑,中醫治病的底層邏輯、複方中藥的作用機制亟待破解。近年來,各級政府對中醫藥研究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扶持力度持續加大,資金源源不斷地注入,也為這一領域帶來了新的希望與活力。
在當前的中西醫學體系中,「證」是指疾病的表徵,而「病」則是指疾病的根本原因。申維璽教授通過對大量實驗數據的分析,發現中醫的「證」與西醫的「病」並非割裂的兩者,而是可以通過細胞因子網絡的變化規律實現有效結合。這一理論突破,打破了中西醫之間的壁壘,也推動了醫學研究的跨學科融合。
申維璽教授的研究不僅為細胞因子風暴的精準治療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持,也為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提供了新的突破口。通過將中醫辨證論治與現代生物醫學相結合,申維璽教授提出的理論架構使中醫藥的治病理念得到了科學化的闡釋,也為中西醫結合的醫學模式提供了理論依據。
有醫學界人士認為,此項研究未來也可能在多個領域產生深遠影響。對於中醫藥學而言,它突破了中醫藥的核心科學問題,幫助國內外西醫理解中醫證理論的科學內涵與辨證論治的邏輯,為中醫藥的現代化和國際化提供了強大動力。對於現代醫學,它揭示了一類全新的基本病理過程,推動了對人類疾病發病機制的突破,並提升了對疾病「功能態」動態變化規律的認知,這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對全球醫學進展的推動促進。尤其在感染性疾病的精準診治和疾病防控方面,為精準治療提供了科學依據,有望顯著提高療效。此外,這一成果還為藥物研發開闢了新方向,如果可以從複方中藥中研發治療細胞因子風暴的藥物,可能為國家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記者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