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参事馆员建议
[2020]第 12 期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2020年3月27日
关于重视推广申维玺新医学理论成果
破解新冠肺炎发病机理研究的建议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关飞、朱崇山
提要:新冠肺类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在新冠肺炎治疗中取得明显效果。深圳市天佑医学研究院院长、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肿瘤科主任申维玺博士在新医学理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通过使用复方中药,调节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使细胞因子网络的失平衡状态恢复正常,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这个成果对于新冠肺炎的诊治和防控以及中医现代化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建议立项研究攻关。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医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中医在新冠肺炎治疗中取得明显效果,受到许多国家赞誉,但国际学术界并不接受中医,世界卫生组织(WHO)新冠肺炎防治指南不认可中医,2019年底世界医药院校目录编辑委员会还将中国8所著名中医药大学从目录中除名。
客观讲,WHO不认可中医反映了其习惯性的“科学求真”精神。自然科学理论是“一元论”,正如物理学不会有中国物理学和西方物理学一样,医学是自然科学,也是一元论,这是科学常识;WHO专家信仰的是现代医学,不轻易相信另一种医学存在。因此,如果追根溯源,国际医学界不接受中医的最终源头还是由于我国穷数十年的研究尚未能阐明中医科学本质所造成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财力物力研究中医,至今不能突破的原因是:科学的进步在于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和建立而不是实验数据的简单堆集;我国的研究积累了海量的实验数据,但由于缺少战略性医学理论家系统梳理分析这些数据,提出和建立起融合中西医的新医学理论,因此,至今无法突破。
一、申维玺博士新医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申维玺,现任深圳市天佑医学研究院院长、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1989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1996 年考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博士生,师从孙燕院士,导师指定他开展中医证本质的专题研究。他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中医证的本质是细胞因子,其发病学机理是由于细胞因子网络紊乱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理论,从理论的整体水平阐述了中医治病的科学原理:中医辨证治疗是通过使用复方中药,调节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使细胞因子网络的失平衡状态恢复正常。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二、成果对于新冠肺炎和中医现代化的意义
(一)破解了新冠肺炎的发病机理
中医的科学本质是功能医学,临床诊治疾病的过程却是演绎和推理医学。中医有“司内揣外”的理论:内是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质,外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由于“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所以《灵枢·论疾诊尺》说“从外知内”,就是说通过诊查其外部的象征,便有可能策之内在的变化情况;《灵枢·本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说明脏腑与体表是内外相应的,观察外部表现,可以测知内脏的变化,从而了解疾病发生的性质,认清内在的病理本质,便可解释显现于外的症候。破解中医的科学本质后,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推断出体内的异常功能状态,再进一步判断出疾病的发病机理,这些看似不可能的相互关联改变,利用中西医结合医学却可以判断出来申维玺分析了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化验、CT 检查和尸体解剖结果,发现了新冠肺炎的发病机理: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人体后其基本的发病机理是由于机体在新冠病毒的损害作用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升高、引起细胞因子网络紊乱和平衡失调,从而使机体出现发热、乏力等临床表现和相关病理过程(南方网进行了报道)。
申维玺说,今后不管什么感染性疾病,如新冠肺炎、SARSMERS等,都可以利用中西医结合的独特医学理论,及时快速明确其发病机理并用于指导治疗,这充分显示了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和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二)对于中医现代化和广东医学发展的意义
1.习近平总书记来广东视察第一站就到珠海横琴视察中医药产业发展,广东省做好这个项目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的最好响应。
2.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科研成果。2000年前张仲景提出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今天如果能揭示其科学原理,将是一个里程碑。正如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所讲的原话:真正悟透中医的人(很少),同时又深刻理解现代科学体系的人,才能完成这事,要能参透中医,贡献可就到人类级了,大大超过了屠呦呦。
3.该成果将使国内外的西医明白中医的功能医学本质,初步实现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将使现代医学认识到一类新的基本病理过程,对于人类疾病过程中的“功能态”变化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这将是中医学对于世界医学的最大贡献。
三、申维玺博士的研究遇到的困难
申维玺博士 24年来殚精竭虑,以科学家的执着精神坚持着发表 60 篇论文,系统阐述了这个新医学理论,受到审稿专家的一致好评。但由于该成果是颠覆性创新,牵涉到跨学科深度研究,理解它需要深厚的中西医医学知识,许多专家未能完全理解,虽然钟南山院士和孙燕院士等合力推荐过,但仍未能得到国家重视。申维玺本人和有关方面曾向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媒体多次报道(包括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和中青报内参),前虽有刘延东、宋健批示、周光召等领导多次批示、指示,最终都无果。目睹他的艰难,家人朋友劝他放弃,他说:我62岁了,放弃容易,但每当想到这个成果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想到中国还没有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不忍放弃。
四、我们的认识和体会
正如物理学不会有中国物理学和西方物理学一样,最终,医学也不会有中西医之分,未来,一定是融合中西医理论的新医学理论。我们系统看了申维玺的论文及其研究成果,相信他是一位能为国家解决这个问题的战略性理论家,埋没了实在可惜,对国家也是大损失。
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表明,许多重大创新理论成果刚提出时常难以得到同行专家理解,也有许多科学发现被埋没多年的悲剧。申维玺讲的这句话很值得思考:如果一直按现在的探索性研究模式走下去,即使国家再研究百年投入万亿元,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大家可想而知,只是又积累了更多海量的实验数据,仍然无法突破,这不仅会浪费大量科研经费,更是危害阻碍了国家的中医药现代化事业。
五、几点建议
(一)新冠肺炎正在世界范围传播,形势紧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新冠肺炎科研攻关,指示要把科研攻关作为一项紧迫任务,加快推进。因此,建议尽快组织专家研究,让国家知道这项成果,如果国际医学界明白新冠肺炎的发病机理和中医治病原理,这对于新冠肺炎的诊治和防控具有重大意义,可以降低死亡率。
(二)希望能尽快立项,让申维玺博士作为学术领头人。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攻关,对新医学理论进行研究、整理和完善,开展必要的验证性实验,研究成果发表论文和出版中英文著作。
(三)WH0不接受中医的原因是他们不清楚中医的科学本质,该成果揭示了中医的科学本质。因此,建议积极开展中医宣传工作,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在世界范围传播,为国家的“一带一路”中医药计划做出贡献。
(四)中医辨证治疗虽然可以治“病”,但确切说是治“证”,证(症候)与病是两个不同的医学概念。近年来常看到临床研究使用治证的复方中药去观察治疗病的疗效。这从立论依据上是不对的,得出的结果也是不科学的。因此,建议围绕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和共性问题展开研讨,利用中医药理论蕴藏的经验理论,布局研究和开发作用机理清晰的调节功能状态和治疗未病等的特色中药和功能保健产品,促进中医药的产业化,为健康中国和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