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医学理论阐明气虚证本质和发病学机理

医学研究通讯 2025-01-21

该文章于2003年4月由申维玺教授等人共同撰写发表于《医学研究通讯》。文章围绕气虚证本质展开研究,核心观点为气虚证本质可能是细胞因子,该文章于2003年4月由申维玺教授和孙燕撰院士等人共同撰写发表于《医学研究通讯》。

文章得出以下关键结论:

1. 气虚证的本质可能是细胞因子:在气虚证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是属于气虚证的本质性变化,而其他变化或是属于细胞因子网络紊乱引起的继发性变化,或是属于引起细胞因子网络紊乱的“原因性”变化。

2.  TGF-β等细胞因子符合气虚证本质的判断标准:

(1) TGF-β和TNF的生物学作用可以解释气虚证的证候:包括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肌肉萎缩、舌体胖大、舌质淡、脉虚无力等。

(2) TGF-β等的生物学作用可以解释气虚证实验室指标的改变:包括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激素分泌功能紊乱、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异常、酸刺激唾液淀粉酶降低、肠粘膜萎缩、D-木糖吸收排泄率降低等。

(3) TGF-β等可以随着气虚证候的变化而变化:在慢性肝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容易引起气虚证的典型疾病中,TGF-β、TNF等与这些疾病的活动性有较密切关系,在活动期和进展期,TGF-β、TNF基因表达水平增强,在静止期,TGF-β、TNF恢复为正常。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 研究背景与思路

    气虚证本质研究虽有成果但未根本性突破,需先理清证时体内变化关系。掌握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原理等知识及气虚证相关疾病发病机制进展,分析疾病发病过程融入中医证理论,推断证变化关系,发现细胞因子变化可能是气虚证本质性变化。

二、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特性与作用

     TGF-β是细胞因子超家族,包括多种异构体,体内多组织细胞能合成释放。它是细胞生长等负性调节因子,还参与免疫、炎症、造血等调节,抑制造血与上皮增生、促进细胞凋亡。

三、 气虚证与细胞因子的关联及依据

    临床疾病关联:气虚证常见于慢性肝炎等疾病。研究发现这些疾病发病机制中细胞因子网络紊乱常见,如慢性肝炎、肝硬化中TGF-β致肝脏病变,肾病综合征中其与肾脏IgA沉积和纤维化有关,ITP病人体内TGF-β影响血小板。

符合证本质标准:TGF-β和TNF等细胞因子能解释气虚证证候,如抑制Na⁺-K⁺-ATP酶致能量代谢障碍引发神疲乏力等;可解释实验室指标改变,如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及消化酶、肠粘膜等;且随气虚证候变化而变化,如在相关疾病活动期基因表达增强、静止期恢复正常。

四、 结语

该研究为气虚证本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明确了细胞因子在气虚证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这一理论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气虚证的本质,也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未来的研究应当进一步探讨细胞因子在不同气虚证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为气虚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具体详情见原文:2005医学研究通讯-用现代医学理论阐明气虚证本质和发病学机理

2005医学研究通讯-用现代医学理论阐明气虚证本质和发病学机理.pdf


点击阅读全文